服务热线
15268123000
“听着清新悠扬的音乐,就像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漫步,心情放松多了。”4月2日,内蒙古边防总队二连浩特边检站监护一中队战士孙博躺在刚配置的音乐放松椅上高兴地说。
3月中旬以来,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官兵执勤压力明显增大,个别官兵出现了紧张、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为做好官兵心理减压工作,确保边防检查工作顺利进行,这个站专门为心理咨询室配置了音乐放松椅。音乐放松椅配有电脑显示屏,利用音乐声波的频率和电压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官兵不良情绪,缓解因执勤带来的心理压力。
近年来,针对口岸工作任务和官兵心理压力大的实际,这个站不断探索和完善心理工作运用机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选拔培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三级心理咨询师4名,并购置了游戏沙盘、音乐放松椅等设备,组织心理咨询师深入口岸执勤一线和训练场开展心理测查和疏导工作,为全站官兵提供日常心理咨询服务。仅2014年第一季度就开展心理测查、疏导活动5次,参加官兵200余人次,受到官兵的普遍好评。
“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此刻你正躺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昨天中午,成都女子监狱一名女民警戴上眼罩,静静地躺在一张“音乐放松椅”上,跟着语音提示和音乐,在淡淡的绿茶香薰中,原本急促的呼吸和心跳渐渐减慢,紧张的肌肉也放松下来,根据椅侧的小显示屏显示,她的压力指数正在降低。
为了能让监狱民警减压,成都女子监狱在我省首次引入“潜能开发室”,通过拓展训练营、减压训练营等场所和设施,帮助干警消除疲劳、舒缓焦躁情绪,让他们从压力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开展工作。
“我们早就习惯每天24小时神经紧绷的生活了。”成都女子监狱徐监狱长介绍,由于工作性质,监狱警察责任重大,即使是下班,也不可能完全放松。他们除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服刑人员劳动、学习、娱乐外,还要倾听服刑人员的倾诉,疏导她们的负面情绪,也就是说,成为服刑人员的“心情垃圾桶”。
听音乐未必是音乐减压
“很多人边听音乐边看报纸、写文章,还有的去欣赏音乐会,这些是调节情绪的方式,但并非音乐减压。”试想一下,你开车听音乐的时候,心灵平静了么?感觉放松了么?“这些活动中,音乐只是背景或欣赏的对象,没有与听者的心灵深处相融合。”
施玉琴分析说,因为这种情况下,人们是处在清醒的、理智的状态下去接受音乐的,所以很大一部分的音乐对生理和精神深层次的作用被人的意识直接过滤掉了。“那样你只是喜欢听,很有氛围和感觉,但很难深入内心。”
要跟着音乐创造意境
“真正的音乐放松是人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边缘状态下的身心深度放松。”施玉琴说,其实最有效的心灵放松是能跟着音乐去创造意境,“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当中,然后展开你的想象、进入音乐的画面。”
在这其中,视觉的、色彩的、形象的、运动的,甚至触觉和味觉的感受都被一一激发。“慢慢地深入进去才能忘掉现实中的烦恼,等音乐结束,你会发现眼前的世界变了个样。”
听音乐也要有规律
拨弄吉他的张楠、狂吼大叫的女同学算不算音乐减压?“那是适合他们的音乐活动,因为喜欢,所以他们会觉得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出口,心情很愉悦。”
施玉琴说,用来减压的音乐可以是舒缓的、柔和的,也可以是跌宕的、激昂的。“大多都是描述高山、草原、溪流、大海、森林、田野等大自然风光的。”
而且音乐减压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有舒适感的。“所以试听很重要,而且还要听得有规律,一般在30分钟左右。”
“紧张、抑郁、焦虑的人们都可以来尝试。”施玉琴提醒说,这种减压方式不适合症状严重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不适宜用此方法进行心理减压。”
TAG标签:音乐放松椅